
Carol 酸種麵包:台灣人也能輕鬆上手的歐式麵包
目錄

- 酸種麵包特色
- Carol 酸種麵包配方
- Carol 酸種麵包做法
- 其他酸種麵包食譜
- Carol 酸種麵包與其他酸種麵包比較
- 常見問題
介紹
酸種麵包,以其獨特的風味、酸度和有嚼勁的口感,在台灣越來越受到歡迎。其中,Carol 的酸種麵包配方因其詳細的說明和專業的指導,成為許多新手烘焙入門的第一選擇。本文將深入探討 Carol 酸種麵包,提供詳細的食譜、製作方法以及與其他酸種麵包的比較,帶你一窺歐式麵包的魅力。
1. 酸種麵包特色
酸種麵包最大的特色在於使用天然酵母(酸種)作為發酵劑,而非商業酵母。酸種是以麵粉和水混合,經長時間培養而成,含有豐富的乳酸菌和酵母菌,能賦予麵包獨特的風味和酸度。此外,酸種麵包還具有以下特點:
- 較長的保鮮期:由於酸種麵包的酸度较高,能抑制細菌生長,因此保鮮期比一般麵包更長。
- 營養價值高:酸種麵包發酵時間長,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益生菌,對腸胃健康有益。
- 酥脆的外皮、柔軟的內裡:酸種麵包外皮酥脆,內裡柔軟有嚼勁,口感豐富。
2. Carol 酸種麵包配方
Carol 的酸種麵包配方分為三種:白麵包、全麥麵包和雜糧麵包,以下列出白麵包的配方:
材料:
酸種:
主麵團:
- 中筋麵粉 500 克
- 過濾水 300 毫升
- 鹽 8 克
做法:請見下一節
3. Carol 酸種麵包做法
Carol 酸種麵包的做法分為兩個階段:
階段 1:培養酸種
- 將 200 克中筋麵粉和 200 毫升過濾水放入一個玻璃罐中,攪拌均勻。
- 蓋上蓋子,置於室溫 25-28°C 下培養,每天攪拌 1-2 次。
- 約 5-7 天後,酸種會開始發酵,並散發出酸味,表示已培養成功。
階段 2:製作酸種麵包
- 將培養好的酸種、500 克中筋麵粉、300 毫升過濾水和 8 克鹽放入一個大碗中。
- 用手或攪拌器將材料揉成一個均勻的麵團,麵團會有點濕黏。
- 將麵團放入一個抹油的碗中,蓋上保鮮膜,置於室溫下進行初次發酵,約 8-12 小時。
- 在初次發酵的過程中,每隔 1-2 小時將麵團取出,用濕手拉伸和摺疊,以強化麵筋。
- 初次發酵完成後,將麵團整形為想要的形狀,放入抹油的烤盤中,並進行最後發酵,約 2-4 小時。
- 在最後發酵的過程中,預熱烤箱至 250°C。
- 將烤盤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,烘烤 20-30 分鐘,或至麵包外皮呈現金黃色。
- 烤好後,將麵包取出,放在鐵網架上冷卻。
4. 其他酸種麵包食譜
除了 Carol 的酸種麵包配方外,還有許多其他酸種麵包食譜可供選擇,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變化:
- 全麥酸種麵包:將部分或全部的中筋麵粉替換為全麥麵粉,口感更紮實,營養價值更高。
- 雜糧酸種麵包:在麵團中加入各種堅果、種子或乾果,增添風味和口感。
- 水果酸種麵包:在麵團中加入新鮮或乾果,增加甜味和果香。
- 香草酸種麵包:在麵團中加入新鮮或乾燥香草,賦予麵包獨特的香氣。
5. Carol 酸種麵包與其他酸種麵包比較
下表比較了 Carol 酸種麵包與其他常見的酸種麵包:
特色 Carol 酸種麵包 其他酸種麵包
麵粉種類 中筋麵粉 可使用全麥麵粉、雜糧麵粉或其他麵粉
發酵時間 初次發酵 8-12 小時,最後發酵 2-4 小時 發酵時間可能更長或更短
酸度 酸度較高 酸度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
口感 酥脆的外皮,柔軟有嚼勁的內裡 口感可能因麵粉種類和發酵時間而異
適合入門者 是 可能更適合有烘焙經驗的人
6. 常見問題
Q:購買酸種麵包時,如何分辨好壞?
A:好的酸種麵包外皮酥脆有彈性,內裡柔軟有氣孔,散發出淡淡的酸味。避免購買外皮軟塌、內裡濕黏或有異味的酸種麵包。
Q:製作酸種麵包需要哪些特殊器具?
A:不需要特殊的器具,但建議使用烘焙磅秤和溫度計以確保準確度。
Q:酸種麵包可以保存多久?
A:室溫下可保存約 2-3 天,冷藏可保存約 1 週,冷凍可保存約 1 個月。
Q:如何恢復變乾的酸種麵包?
A:將變乾的酸種麵包放入一個濕潤的塑膠袋中,並微波加熱幾秒鐘,或放入預熱至 120°C 的烤箱中加熱 5-10 分鐘。
外部推薦連結:
台灣人的早餐靈魂伴侶:立方吐司
excerpt:
特廚厚片,台式平民美食的極致享受
台灣小吃種類繁多,而厚片麵包更是早餐、宵夜的必備美食,而特廚厚片在眾多厚片之中,以其獨特的風味與超值價格,深受台灣人的喜愛。本文將深入探討特廚厚片的魅力,帶領讀者踏上這塊平民美食天堂。
吳克己鮮奶吐司:台灣早餐聖品深入評測
在台灣的早餐時光裡,吳克己鮮奶吐司絕對是許多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伴侶。這款來自台南的經典吐司,以其香濃的鮮奶風味和柔軟的口感聞名全台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吳克己鮮奶吐司的方方面面,帶你一起品味這份台灣獨特早餐滋味。
陳耀訓吐司:全台吐司霸主,引領朝食新風潮
在台灣,吐司堪稱是早餐的代名詞,而說到吐司,就不得不提「陳耀訓吐司」。陳耀訓吐司以其獨特的風味、誘人的香氣和綿密的口感,征服了無數台灣人的味蕾,成為早餐界當之無愧的霸主。
無鹽奶油,抹抹吐司的美味指南:細說台灣用語與享用秘訣
在台灣,抹上無鹽奶油的吐司是早餐乃至下午茶時光的經典美味,不僅香氣四溢,更能提升吐司的口感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無鹽奶油在台灣的文化和用語,並提供詳細的挑選、食用和保存指引,讓你享受無鹽奶油抹吐司的每一口幸福。
蛋糕與吐司的美味大哉問:掌握秘訣,做出完美烘烤
在烘焙的世界中,蛋糕與吐司是兩大類經典且深受歡迎的點心。從鬆軟綿密的蛋糕,到外酥內軟的吐司,每一種都能滿足不同的味蕾喜好。無論是作為早餐、下午茶或慶祝場合的甜蜜點綴,蛋糕與吐司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味選擇。本文將深入探討蛋糕與吐司製作的訣竅,提供詳細的步驟指南、實用的技巧,以及兩者之間的比較分析,協助你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烘焙傑作。
三隻小豬吐司的由來
1.三隻小豬吐司的由來
蛋糕與吐司:台式早餐的雙雄
excerpt:
甜蜜與酥脆的選擇:蛋糕、吐司,還是卡羅?
台灣人對美食的熱愛舉世聞名,而當речь到甜食時,蛋糕、吐司和卡羅一直是熱門選擇。這三種美味佳餚各有特色,滿足不同的味蕾需求。本文將深入探討蛋糕、吐司和卡羅的異同,幫助讀者找出最合自己口味的甜蜜伴侶。